通過科技創新,啃下煤礦100%機械化開采“硬骨頭”
——訪全國政協常委,貴州黔西南州政協副主席、能源局局長黃榜泉
貴州號稱“江南煤?!?,煤炭資源豐富,但受限于地質條件,井型相對較小,煤礦機械化程度不高。
“貴州省將深入推進煤礦機械化智能化改造,以‘100%機械化’‘井下無人地面無煤’‘井下無人地面出煤’三個里程碑為努力方向,利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基礎能源產業,協同推進清潔電力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,為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作示范?!比珖f常委,貴州黔西南州政協副主席、能源局局長黃榜泉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通過科技創新解決機械化開采難題
2017年5月,貴州省政府印發了《關于煤炭工業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轉型升級的意見》,提出“到2020年,生產煤礦采煤機械化率達到96%,采煤工作面人數減少50%以上”。
截至目前,成效斐然。無人(少人)采掘方面,已建成“透明工作面”,采煤機自主割煤,智能掘錨一體機的研制進入調試階段;60度以上急傾斜煤層機械化開采方面,已完成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方案設計,采煤裝備正生產調試,實現后工作面人數將減至9人以下;礦井設備輕量化方面,在保證符合安全要求的情況下,以高分子復合材料替代部分金屬材料,設備重量減少約30%。
為了解決剩余4%煤礦機械化開采難題,貴州省能源局與貴州省科技廳2019年又發布“貴州省‘關鍵4%’煤礦機械化開采技術榜單”。這部分煤礦,傾角最大的達到87度,近乎垂直,實現機械化開采難度極大;所處地質構造單元斷層多,工作面最短僅130米,設備安裝拆卸周期長、成本高,難以達產。
“我們力爭通過科技創新,啃下全省煤礦100%機械化開采的‘硬骨頭’?!秉S榜泉說,“我們深感單靠裝備創新遠遠不夠,還必須從方法論、工藝等方面尋求突破,因此,全省擬組織實施煤礦機械化智能化重大科技產業工程?!?/span>
為此,黃榜泉今年提交了提案,懇請國家有關部委通過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實施,支持貴州承擔煤礦井下機器人重點研發計劃,助推其現有生產礦井2022年實現100%機械化開采;支持貴州開展采煤工藝研究及采煤方法論創新,推動工法革新,引進“110”工法,開展“N00”工法適應性研究,探索“N000”工法;支持貴州開展煤炭地下氣化(UCG)及發電試驗,變物理挖煤為化學取煤,按微型燃氣輪機發電、氫燃料電池發電、SOFC發電三階段組織技術攻關,研制相應的高端裝備。
打造多能互補的全國重要能源基地
“貴州能源資源豐富,多能互補,是國家重點規劃建設的全國重要能源基地和資源深加工基地?!秉S榜泉說。
貴州煤炭資源遠景儲量約2419億噸,保有儲量733.58億噸、居全國第5位;煤層氣資源居全國第2位;頁巖氣資源居全國第5位;風能等新能源資源豐富。2017年,貴州省委、省政府提出構建煤炭、水電、火電利益共同體的能源工業運行新機制,截至目前已取得明顯成效。
黃榜泉表示,應充分發揮貴州的資源優勢,打造煤層氣、頁巖氣、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示范基地,建設核能綜合利用和模塊化小型堆低溫供熱示范工程、國家級綜合能源服務示范項目,打造多能互補的全國重要能源基地。
“深化能源區域和國家合作試點,這是貴州能源發展的必然要求,也是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的趨勢?!秉S榜泉建議國家將貴州作為綜合能源改革試點省份,在貴州能源綜合改革發展的道路上給予大力支持。